我国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kV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

    发布日期:2024/12/30 9:57:04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阅读次数:

    近日,随着若羌750kV变电站两台主变压器完成5次全压冲击试验,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kV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十四五”期间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750kV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这也是我国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kV输变电工程。工程投产后,新疆巴州地区供电能力提升100万千瓦,新能源通道容量增加170万千瓦。

    近年来,新疆围绕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定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推动优势资源转换,加快打造煤电油气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环塔里木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区。

    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kV输变电工程作为自治区推进电气化新疆、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构建新疆环塔里木750kV环网工程的重要一环。工程起自巴州750kV变电站,止于若羌750kV变电站,动态投资46.13亿元,新建750kV变电站两座,容量300万千伏安,新建750kV线路880千米、铁塔1873基,于2023年3月25日开工建设,历经21个月建成投运。

    作为我国沙漠线路路径最长的750kV输变电工程,工程超过90%的线路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有近400千米线路从沙漠中穿过。沙漠流动性大、风力强,导致沙漠铁塔基础开挖成型率极低。建设者采用垒沙袋、挡沙板等办法预防基础开挖过程出现的塌方问题,并提出“三快”施工方法(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这一方法大大节省了沙漠地区施工时间,也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针对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混凝土养护难的问题,建设者采用“点滴养护法”来保证混凝土基础的质量,利用特制的“点滴”装置向铁塔基础淋水。在基础表面缠绕覆盖混凝土养护膜,节约水源的同时提高保温保湿效果,保证了沙漠地区混凝土养护质量。同时,过程中紧盯供应计划,对项目保供过程及时跟进、纠偏,为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提供坚强物资保障。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疆电网共有750kV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8750万千伏安,线路91条12037千米,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