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今日中国,科技与产业正加速融合,文明和经济相互交融,带来了新的经济趋势、国际交流和时代故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推进,线缆工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线缆产业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周边峰会遍地开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峰会深入推进,三大全球倡议全面落实。跨越山海,融入世界,中国线缆企业加快布局,活力迸发,能源合作硕果累累。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外资和中国市场实现“双向奔赴”。
“智”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线缆企业发挥察势驭势之“智”,信息系统、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装备等数智科技引领线缆制造和企业运营的深刻变革,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从线缆行业大型语言模型,到面向智慧光通信的网络人工智能;从全自动智能的“黑灯工厂”到智能制造典型代表的“灯塔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5G工厂在行业竞相涌现;“全国电线电缆质量追溯与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线缆行业正乘“智”而上,踏浪前行。
“新”的动能进一步增强。
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底输电、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新兴产业万木葳蕤,未来产业竹吐新梢。一个“新”字,在行业形成和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铸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两新”政策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释放了消费潜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线缆行业量增质升动力澎湃。积极践行ESG管理理念与体系,将碳足迹评价提上日程,为电线电缆产品贴上碳标签,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强”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线缆行业科技实力持续增强:突破国产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关键原材料导电炭黑关键核心技术;750kV电缆及附件产品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35kV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安全运行1000天;线缆成束燃烧性能一致性研究项目采取市场化方式破解行业痛点……产业链供应链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统筹推进补短板和强基础;线缆产业集群入围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行业发展表现出强劲韧性。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制造业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小巨人”
……
线缆企业脱颖而出,展现硬核产品和强劲实力,用“工匠精神”擦亮奋斗底色。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当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电缆工业格局发生变化,部分西方国家通过种种手段高筑市场壁垒。从线缆行业PMI指数来看,国内生产经营的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市场竞争内卷加剧,毛利率持续走低,赊账欠款藏暗礁,经营压力有增无减。在“外堵内卷”的大环境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企业自身在行业分化整合中取胜的唯一之路。在此,我提几点期待,供业内同仁共勉:
-01-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技术底座。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我们要瞄准科技“最前沿”,勇闯创新“无人区”,聚焦“卡脖子”的共性问题开展攻关。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打破传统合作模式的沟通屏障,让各创新主体间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充分释放与高效流动,为更高水平、更大规模、更多场景的产学研融合培育土壤。
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02- 围绕新发展理念,智赋线缆,数写发展。
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以“智改数转网联”强化数字赋能,以新设备、新工艺、新模式推动线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智能工厂建设水平和智能制造供给能力,继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和服务体系。在行业范围内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大力发展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持续强化标准引领作用。
-03-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行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主动对接国际市场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制造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制定和落实,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结构深化转型,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的增长点。
-04- 共筑电缆制造业与用户行业的新型关系。
电缆企业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保持资金流动性,以维持竞争力。需要与广大用户群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预警和债务管控等措施,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经营风险。电缆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上下游相互支持和合作,方能克服复杂多变的挑战,实现行业的稳健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05- 紧抓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新应用场景下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
海外电网迭代建设周期启动,电力出海迎来市场机遇。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新型领域发展扩展特种电缆市场需求。海上风电加速发展,海缆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大国特色外交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RCEP和外资政策双重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业出口增长态势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
江斌